泉州:拥抱AI“智造”浪潮
在纺织车间的智造流水线上,5G机器人自如穿梭;在跨境电商的泉州运营中心,AI大模型精准匹配全球订单;在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内,拥抱智能算力如潮水般涌动……当数字丝路穿越千年海港,浪潮当智能算力注入制造基因,智造泉州,泉州这座以“晋江经验”闻名的拥抱民营经济大市,正以人工智能为笔,浪潮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智造崭新篇章。2024年,泉州泉州市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突破7000亿元,拥抱占GDP比重超过56%,浪潮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智造核心引擎。
作为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泉州举办地,泉州以坚实的拥抱数字基础设施、活跃的企业创新实践和前瞻的产业布局,彰显着“晋江经验”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内涵。
顶层擘画
构建AI赋能的坚实基座
构建坚实的AI发展支撑体系,是泉州赋能产业跃升的首要战略。这座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城市,正以系统思维,从政策、算力、生态等维度,全方位构建AI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
2024年10月,《泉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及配套支持措施重磅出台。这一发展蓝图目标清晰——到2026年,培育20个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示范应用场景。配套编制的《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应用参考指引》,如同精准导航,围绕四级培育要求,梳理出16类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为企业指明AI融合的清晰路径,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其核心在于,将顶层设计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具体指引。
数字经济的澎湃动力,源自强大的算力支撑。泉州超前布局“新基建”,5G基站超3万座,数量领跑全省,高速光纤网络全域覆盖。同时,智能算力规模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依托泉州先进计算中心、三大运营商算力中心等,全市已建成智能算力61.87P。未来,石狮腾讯云4000P项目、两岸数据要素全生态产业园300P项目等将相继落地,将为泉州AI产业预留巨大算力空间,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跃升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
泉州创新采用“1+1”模式打造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以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为研发制造基地,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为算力支撑,形成研发与算力协同发展的双核驱动。园区内,宏芯科技的硅光芯片项目、福建(泉州)先进制造研究院的九大系列机器人产品等,标志着硬件研发与技术转化的蓬勃生机。
人才是AI发展的核心要素。泉州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配备华为模块化机房、奇安信攻防靶场等先进设施,建成华为鸿蒙开发、昇腾AI应用等32间专业化实训室,2024年开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培训27场,输送应用型人才超2500人次。同时,与华侨大学、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共建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带项目入驻”模式,旨在打造一个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应用落地、人才培养的完整闭环生态链。
AI赋能非一城之事,而是全域协同的蓝图。在县域层面,智能化转型各具特色:德化县举办“人工智能赋能陶瓷产业”讲座,推动白瓷数字藏品平台建设;泉州台商投资区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企业家AI研修班;晋江市探索“XIN商接待日”暨DeepSeek培训会。各县域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推进AI应用,共同织就泉州全域智能制造的锦绣画卷。
企业探路
AI驱动“智造”蝶变升级
在泉州,AI技术已在九大千亿产业集群中落地生根,驱动产业蝶变。以泉州民营企业家敏锐的洞察力与务实的创新精神为依托,AI技术在这片沃土上的深度应用,正引领“智造”新浪潮。
走进柒牌工业园,5G组网调度的AGV小车正自主穿梭于楼宇之间,精准运送面料。这套全国纺织服装领域率先应用5G独立组网调度AGV的系统,实现了跨楼宇、跨楼层、跨区域的无人化智能搬运。在德奥针织,“5G+AI智能验布机”以每秒数米的速度高速扫描布面,使验布提效50%,综合瑕疵检出率达到85%及以上,已在福建、浙江、广东、山东4个省份落地推广应用,该场景更是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泉州企业的AI探索,不止于通用技术应用,更深入到行业,打造解决特定痛点的垂直模型。信泰集团开发的“织女大模型”,聚焦针织行业,直击辅助设计效率低、仿真渲染质量差、设计生产协同匮乏等核心痛点,显著提升了产品设计和订单排产效率。谷器数据基于开源模型二次开发的“智谷大模型”,则聚焦机械装备制造全产业链,解决工艺设计迭代周期长、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难、设备运维管理滞后等问题,已在汇成针织、华实橡塑等企业落地应用,赋能效率提升。这些扎根产业的行业垂直模型,是泉州企业将AI技术深度融入产业链、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实践。
智造标杆的涌现,从单点突破到全面赋能皆体现得淋漓尽致。智能化浪潮正席卷泉州各大产业集群。百宏集团的5G智能化工厂实现聚酯纤维智能生产;华宇织造基于5G切片专线的经编工业视觉在线监测系统,有效提升经编工艺水平。
2024年,全市新增推荐32个项目申报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累计培育国家级人工智能项目1个、省级人工智能项目14个。这些标杆项目如同灯塔,照亮了泉州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转型的航程,印证了“人工智能+制造”的无限潜力。
泉州充分发挥“侨乡”独特优势,将侨商资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侨易邦”平台便是典范。该平台依托全球侨商网络,畅通泉州优品出海通道。目前平台已汇聚厂家1800余家,自主品牌近400家,产品链接7.3万个,精准对接23个国家3700余个采购商。这不仅是贸易平台的升级,更是利用AI技术激活千年“侨”基因,构建全球化智能供应链网络的创新探索。
领航未来
数智丝路的新枢纽与新引擎
站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新起点,泉州志在依托人工智能之力,不仅赋能本土制造升级,更在广阔的未来重塑“海上丝绸之路”经贸纽带,打造数字时代新枢纽。
面对全球贸易新格局,泉州积极拥抱AI,赋能跨境贸易。引进众驰数字科技和抖音火山引擎联合打造AI大模型,建设“跨境电商AI数字赋能中心”,旨在打造省内领先的跨境电商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平台。这标志着泉州跨境电商正从规模扩张向智能化、精准化、效率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未来,泉州将加速推动AI与纺织服装、鞋业、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重点探索“AI+设计”(如AI快速匹配消费者需求与设计素材)、“AI+生产制造”(智能质检、柔性生产)、“AI+仓储物流”(智能分拣、无人仓储)、“AI+运营管理”(智能供应链、质量追溯)等模式。其目标明确:通过人工智能这条“金线”,串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颗颗明珠,实现价值链的全面跃升。
依托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泉州持续优化招商策略,“大院大所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多管齐下,重点引进强链补链企业——通过场景招商开放数十个示范场景吸引优质解决方案商,依托基金招商设立中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培育硬科技企业,开展生态招商引进宏芯科技硅光芯片项目补强产业链条,其“硅光芯片和模块产业化项目”具备年200万颗硅光芯片测试与筛选能力,以及年产100万支硅光模块的生产能力,生产线闪烁的微光,恰是泉州打造“芯片—算力—应用”产业闭环的生动注脚。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未来四年,全市规划新增智能算力规模将是现有规模的70倍(达4362.95P)。这股即将奔涌而至的“算力洪流”,将为泉州AI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和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澎湃动力。
当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聚光灯照亮泉州,这座城市将向全球生动诠释:植根于深厚的民营经济沃土,拥抱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晋江经验”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泉州不仅用实践证明传统产业与智能科技可以完美融合、共生共荣,更昭示着以人工智能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这座城市面向未来的坚定选择与澎湃动能。这场静水深流的智变,正汇聚成泉州扬帆“数字丝路”、领航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宋尧)
(责任编辑:娱乐)
-
海峡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黄语晴)在卧龙晓城附近、24小时营业的百泰医药店,每天凌晨都有十几单生意,其中有3至4单是通过外送服务完成——夜间买药的需求确实存在,各家外送平台也试 ...[详细]
-
北玻股份为芝加哥商品交易单位注入玻璃幕墙“曲线艺术”,企业经营
近期,芝加哥商品交易单位重建翻新项目已经完成,其中交易单位大楼裙楼玻璃全部来自北玻股份天津玻璃公司以下简称北玻股份)。同时,在项目要点的大堂和两座塔楼间公共走廊的改造与重建中,北玻股份量身定制,为芝加 ...[详细]
-
昨日,国产类魂动作游戏《明末:渊虚之羽》正式解锁发售,其在线现已超过13万人,但Steam评价却为多半差评。原因便在于游戏的优化,背刺豪华版预购玩家与突然环国内降价,使得国区不再为最低价区,等等。现根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5月19日晚,为期三天的“动感潜江 龙虾之夜”2024潜江龙虾音乐节燃情谢幕。这场由潜江传媒集团精心打造的音乐盛宴,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听上的“饕餮” ...[详细]
-
2019年中国平板玻璃行业经营现状,建筑玻璃领域前景广阔,产业数据
一、平板玻璃行业概述玻璃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一是不可替代或缺少的产品,自有可考历史,几千年以来都在不断的发展。其中,平板玻璃占玻璃工业总产量的大部分约,主要用于住宅、商用建筑和汽车玻璃等。平板玻璃相对 ...[详细]
-
今日(6月9日)微软Xbox Games Showcase游戏展示会上,ATLUS宣布《女神异闻录4:重制版》将登陆 Xbox Series 、PS5、PC,宣传片已同步发布,该作首发加入Xbox G ...[详细]
-
来源:中央保密办 国家保密局 ...[详细]
-
岭南文化里的乡土情怀——读徐燕琳《岭南文化考论》有感_南方+_南方plus稽古有获,文以化人。华南农业大学徐燕琳教授新著《岭南文化考论》以学术的精度和日常的广度描绘岭南大地的文化脉络。在波罗诞的鼓舞祀 ...[详细]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记者沈华铃)40年前,很多老厦门人一家人挤在二三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人住进了商品房,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厦门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人均 ...[详细]
-
叮当猫集团·大眼蛙品牌 童趣与质感共生的大眼蛙可持续视觉全景!
在品牌高度同质化的当下,一套兼具识别度与可持续理念的视觉系统,是品牌与消费者对话的深层媒介。大眼蛙DEFROG)以广东盈佳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为创意母体,由上海叮当猫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全面运营管理,将“环保 ...[详细]